(中国广播网 2005年09月06日)
最初“接触”侯老,应该说是从眼前这本蓝色封皮的《我与石油有缘》开始的。这是侯老的一本自述,简洁的文字,平实的语言,文如其人,勾勒出一位勤勤恳恳的科技工作者,一位兢兢业业老共产党员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历程。他的一生,与祖国的石油化工事业紧密相连;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党和人民一道经历了风风雨雨,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春天,亲眼见证了20世纪的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身参与了国家在变革中的重大历程。他经历了历史,也经历了过去与现在。一位93岁的老科技工作者,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自身不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吗。他的经历,正在书写着中国科技史上灿烂而辉煌的一页。于是我暗想,有着如此众多经历的老人,眼中必定写满了沧桑和故事。
接下来的几天,从采访会上听到了更多关于侯老的故事,多是由曾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好友的口中娓娓道来。听着这些故事,我更加急迫地想见见这位老人,想亲眼看看这位已经93岁高龄却依然坚持工作的老科学家到底是什么样子,想亲耳听听这位对党和人民怀着坚贞不渝的赤诚与热情的老共产党员对年轻一代的教诲。
机会终于来了。8月28日16时,在记者们的翘首企盼下,侯老在小女儿侯珉的陪同下准时出现在“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宣传采访会”现场。同照片上的他一模一样,依旧是平整洁净的白衬衣,依旧是一丝不乱的银发,依旧是那张坚毅沉稳的面庞,目光却是那样从容和淡定。没有人带头,场内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场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精神矍铄的老科学家,场内所有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也都对准了这位历经风雨的老共产党员。一时间,场内相机闪光灯的“咔嚓”声响成一片。侯老微笑着,向鼓掌的人们挥手致意,缓步走进会场,拉开椅子,俯身坐下。尚未张口,所有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把采访机的话筒摆在了侯老的身前。
侯老依旧面带笑容,环顾了场内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后,他轻轻地清了一下嗓子,开口说:“我是个很平凡的人。我一生所做的事情也都很平凡,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没有充满传奇的色彩,我是在尽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宣传的。”多么朴实的话语,面对荣誉又是多么的谦逊和淡定。看着眼前这位谦逊和蔼的长者,心中不由肃然起敬。究竟是什么,使得他对于工作和名利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呢?
从入党明志到抗日救国,从建立新中国到投身石油化学工业,侯老欣慰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这一生已经实现的心愿。
在回答我台记者“年轻一代做一名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时,侯老意味深长地说,“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现在有的地方,人们都向钱看,这对作科学家来说是不利的。搞市场化、商品化,但是科学家不能商品化。搞科技,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真正的快乐在创新和奉献中。科学家是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就是要创新。不仅仅是要做论文,你的研究应该对人家有用,对国家和人民有好处;而不是仅仅为了钱、为了名。”几句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面对国家和人民,侯老有的是满腔热血和一片赤忱,信念坚定,才能如此笑对人生;面对荣誉,侯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才能如此从容淡定。
“人生的风风雨雨都已经过去,我的心境一片明朗和宁静”。这是侯老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这也正是他的人生的写照吧。 |